“我们利用一条直径为40毫米、长达4000米的废旧管线,精准优化了有机合成厂混合芳烃组分的去向,每日可增产9.6吨苯,增效成果显著。”3月19日,谈起增产苯产品优化攻关成效,吉林石化炼油厂副厂长、安全总监王哲滔滔不绝。
苯是从芳烃中分离出的高附加值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化工、医药、染料等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苯产品的国内需求稳步提升。吉林石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积极开展增产苯产品优化攻关。“只有联合芳烃装置吃得饱,目标产品才能产得多。”在增产苯产品优化攻关会上,王哲道出了苯产品增产的关键。
为解决装置“吃得饱”的难题,吉林石化炼油厂积极组织技术人员从目标产品的性质出发,倒推装置原料来源,寻找增产突破口。经过不懈努力,技术人员通过采样分析发现,有机合成厂产出的混合芳烃组分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效益宝库。炼油厂用于汽油调和的混合芳烃组分,一部分来自有机合成厂,其中甲苯含量达75%。只需将这部分混合芳烃组分通过管线送往联合芳烃装置,再进行精馏分离操作,就可以满足增产苯产品的条件。
找准问题,就要抓紧落实。技术人员将联合芳烃装置至汽油罐区的付油线,改造为汽油罐区至联合芳烃装置的收油线。通过这条利旧管线,炼油厂将原先送往汽油罐区的混合芳烃组分,改送至联合芳烃装置烃歧化单元,用作增产苯和二甲苯的原料。经过48小时连续运行考核,优化改造后的苯类产品各项运行参数指标良好,5项关键指标均超出预期效果,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成为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