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宝钢股份热轧厂迎来历史性时刻——由热轧厂、宝信软件、制造管理部三方携手打造的“热轧中台化智能制造业务管控系统”正式进入全面运行状态,标志着宝钢热轧在数智化转型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更是宝武“2526”工程在热轧领域的落地实践,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树立新标杆。
作为宝钢股份核心热轧产线,2050热轧原有L3系统运行已16年,设备陈旧、接口复杂,难以支撑智能化需求。2024年2月,项目正式启动,热轧厂精准提出生产管理需求,宝信软件发挥技术优势,制造管理部统筹资源协调,三方组建核心团队,开启为期15个月的攻坚之旅。
针对2050热轧12条机组、10余类业务场景的整合需求,团队首创“业务中台+智能模型+移动应用”架构,重构轧制计划、精整管理、质量管控等核心模块。宝信软件开发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既要解决老系统的‘历史欠账’,又要为未来热轧智能化预留拓展空间,这是一场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战役”。新系统在2050年修期间3月18日成功上线,随着精整机组的逐步开启,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4月16日主轧线开启热负荷产出热卷,标志着年修进入尾声,4月18日2050热轧年修结束后系统正式进入全面运行状态。
业务标准化:全流程统一“语言”
过去,热轧不同机组的计划管理、质量判定流程差异显著,操作界面多达数十个,员工需频繁切换系统。新系统通过业务中台整合200余项业务流程,实现“同类业务一个标准”。例如,轧制计划与精整计划的状态编码统一,作业命令画面可通过配置化个性展示,员工从“多画面操作”变为“一屏统管”。热轧厂作业长感慨:“现在一个界面就能完成计划调整、实绩跟踪和异常报信,效率至少提升30%。”
功能可复用:打造热轧“能力超市”
宝信软件提炼40余项可复用业务服务,涵盖计划管理、物料跟踪、质量处置等领域,形成热轧专属“能力超市”。以库位管理为例,钢卷库位推荐模型、板坯热装热送连接模型等智能组件可快速复用,实现“1次开发,多产线应用”。制造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1580、1880热轧的系统改造,将直接调用这些成熟服务,开发周期至少缩短40%。”
数据可共享:全流程追溯“一码到底”
系统打通板坯入库到钢卷出厂的全流程数据链,实现物料状态实时追踪、质量履历“一码查询”。在质检环节,钢卷的表面质量数据、封锁记录、返修历史等信息一键可查,质量异常处理效率提升50%。质检员表示:“以前查找一卷钢的质量记录需要翻多个系统,现在扫码就能看到‘前世今生’,漏检率几乎为零。”
智能模型:让生产决策更“聪明”
系统嵌入5大智能业务管控模型,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钢卷库位推荐模型综合生产计划、钢卷特性,实时推荐最优库位,行车倒垛率降低20%;轧制计划优化模型自动调整板坯轧制顺序,对热装热送率有显著提升,有效降低能耗成本;精整全流程异常管控模型实时监控产出、入库、出库环节,异常事件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移动应用:现场作业“掌上通”
基于宝武OA4.0移动平台开发的热轧智能制造APP,成为现场操作的“超级终端”。操作人员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库位修正、质量异常拍照上传、行车命令下发等操作,实现“信息可获取、业务可处理、模型可触发”。在钢卷库现场,操作人员演示道:“现在用APP扫描钢卷二维码,就能实时更新库位,还能直接生成行车吊运指令,再也不用来回跑控制室了。”
携手破难,书写热轧数智转型答卷
项目实施期间,三方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点:面对18个L2系统、30余个外部接口的复杂交互,宝信软件开发团队定制化开发接口适配模块,完成200余次联调测试;针对老系统数据迁移难题,热轧厂与制造管理部业务骨干、宝信技术人员逐字段核对,确保10万余条历史数据零误差迁移;同时制造管理部协调跨部门资源,为系统上线开辟“绿色通道”。“这是一场‘产学研用’深度协同的胜利。”项目负责人总结道,“热轧厂的业务经验、宝信软件的技术创新、制造管理部的统筹协调,缺一不可。”
热轧中台化系统的上线,不仅解决了2050热轧的当下痛点,更构建了可复制的热轧数智化解决方案。按照规划,2026年起,1580、1880热轧将逐步接入中台,实现三条产线的能力共享、数据互通,形成“热轧大脑”。未来,系统还将深度融合AI大模型,实现质量判定自主优化、生产计划智能排程,推动热轧制造向“预测-归因-干预”的闭环智控升级。热轧厂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此次上线为起点,继续深挖中台价值,在生产层面构建动态决策模型,在质量层面建立趋势预判系统,在组织层面打通工序数据壁垒,为宝武‘2526’工程贡献热轧力量,让传统热轧产线真正‘智’起来!”
从1996年“9672”工程开启信息化先河,到2025年热轧中台化系统重塑智造格局,宝钢热轧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如今,这套凝结三方心血的系统已成为热轧数智化转型的“新引擎”,正驱动宝钢股份向“流程自动化、决策智慧化、生产敏捷化”的目标加速迈进,为全球钢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宝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