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轻拂、天空晴朗,做做深呼吸,有说不出的舒坦。3月13日,一场春雨过后,我省各城市居民又迎来了一个清新的春日。“今年春天虽说雨少,但空气一直挺好。”晨练之后,从早市买菜回来的沈阳居民张大爷这样说。类似张大爷这样的城市居民们的感觉得到了权威部门报告的认可。省气象局3月5日发布的《2008年2月辽宁省大气成分综合评估报告》显示,与2007年同期相比,2008年2月份抚顺和鞍山的可吸入颗粒物日均浓度超标率均明显降低。全省1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分布状况与1月份相比有所改善。与1月份相比,同在采暖期的2月份1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微污染的天数减少,空气质量状况的总体水平较1月份有所改善。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城市为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尤其是一些中部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已成北方煤烟型城市的污染典型。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各种重现蓝天的努力付诸实施,全省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抓重点:多渠道治理重点污染源
近年来,鞍山大气质量持续好转,即使是在同比降水明显偏少的2007年,鞍山市也保持了空气质量好转的势头。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鞍山市加大对老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力度。以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为燃料的鞍钢CCPP联合发电机组正式竣工投产,每小时可燃烧高炉煤气47万立方米、焦炉煤气4.2万立方米,每小时最大发电量达3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23亿千瓦时以上,比同等水平的热电厂年可节约标准煤70多万吨。该机组在实现每年利用高炉煤气约33亿标准立方米的同时,还可减少一氧化碳排放10亿标准立方米,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约190万吨。
同时,加快工业布局调整,加强污染减排的力度,改善了中心城区的空气质量。近两年来,鞍山全市完成509家企业的全面整治任务,冶金、镁砂、造纸、印染、化工等被列入重点整治行业,重点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以及各种手续不齐全的小钢铁、小铸钢、小轧钢和化工、造纸企业,停产治理了镁砂窑。其中,取缔73家、关停182家、停产治理120家。
空气质量优良的大连市对大气污染防治继续投入,2007年全市36家产能落后的水泥企业全部退出历史舞台。这些水泥企业关闭后,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7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696吨,占全市“十一五”二氧化硫削减量的16%;减排烟粉尘15815吨,占全市“十一五”烟粉尘削减量的75%。
在我省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中,仍以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占主导。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化工比重大,污染负荷比较重。按照计划,到2010年,辽宁省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比“十五”末削减12%,化学需氧量削减12.9%,考虑到经济增长因素,两项污染指标的削减比例都将突破50%,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为此,辽宁省自2007年起加大了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在沈阳、大连、抚顺等城市,开展了优化城市产业布局行动计划,实施了重点工业企业整体搬迁改造等重大工程。2007年辽宁省关闭大气污染企业699家,可减排二氧化硫4.9万吨。
专家指出,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改革能源结构,用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据悉,2008年辽宁将继续从控制增量入手推动污染减排,对没有采用国内先进清洁生产工艺的项目,不予审批。火电、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非金属加工业和石油加工业的排放量约占工业总排放量的90%。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化、污染物再利用化、资源使用最小化、废物产生减量化、生产过程无害化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体系,使污染企业全部达到清洁生产标准要求。以电力、冶金、水泥等行业为重点,加强除尘和除二氧化硫。大型电厂和供热锅炉要上脱硫设备,效率不低于70%,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同时要研制提高细颗粒去除效率的设备,尽量使用低硫煤炭。在新建项目管理中,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
看热点:低空环境治理贴近民生
在刚刚过去的冬季,我省一些城市开展了低空环境治理专项整治行动。低空环境污染容易引发哮喘、儿童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构成严重威胁。而低效的燃煤锅炉排放物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本溪市在2007年完成了“100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的边界划定,取缔原煤散烧锅炉73台,取缔立式两用型锅炉135台,取缔、改造、并网2.8兆瓦以下非工业生产燃煤锅炉33台,拆除燃煤锅炉烟囱150余根,年减少耗煤60万吨,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本溪市已颁布实施了《本溪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办法》,机动车定期检测率、达标率连续5年持续上升,2007年与2003年相比,检测量提高了42.3%,达标率提高了11.7%。
目前,我省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高峰期,扬尘污染问题突出起来。由于城区改扩建工程项目增加,矿产运输频繁和冬季取暖运输的需要,鞍山市从事散流体运输的车辆日益增加。然而,一些货车在运输沙石、煤灰等散流体过程中,不采取任何密闭措施,造成散流体四处飘散,随处遗落,影响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此外,城市扬尘也是鞍山市空气中重要的污染源之一。近年来,鞍山市开工建设了众多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促进环境建设的和谐发展,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有效举措:严禁散流体运输车辆不封闭上路,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环卫工人日洒三遍水保持路面清洁等等,为市民争取了更多的蓝天。
2007年,大连市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共338天,优良天数比率为92.6%,与上年同期持平。城区自然降尘均值为16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16%。导致空气中自然降尘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降水量的增加,空气的自净能力提高;二是外来沙尘天气相对较少;三是拆炉并网、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治理措施的实施,使市区内的烟粉尘排放量下降。
据悉,“十一五”期间,我省各市将进一步实行城市集中供热,城市集中供热率要达到80%以上,“拆小并大”,逐步拆除10吨以下锅炉,县级城镇要消除1吨以下锅炉,逐步实行集中供热,以改善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棚户区改造,消除千家万户的小烟囱。
专业人士认为,扬尘在低空污染浓度中所占比重较大,抑制城市扬尘是降低污染浓度的重要措施,采取绿化增绿能使城市的环境空气容量增大,对污染物的调控能力明显提高,可有效防止扬尘的产生。因为树木、绿地在滞尘,尤其是在减少二次扬尘方面有突出作用,每公顷绿地滞尘为1.5吨左右,减尘率为58%。采取整修道路并同时发展机扫以及洒水技术、优化城市街道宽度和建筑物高度等措施,可控制交通扬尘。加强对建筑、施工及料堆、灰堆的管理,可控制施工扬尘。对采石场施工工地采取围挡的方式,可控制矿山无组织排放扬尘。
新起点:综合防治期待更多蓝天
辽宁省各城市防治空气污染、提高大气质量的实践表明:重现蓝天,有道可循。一是制定正确的城市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有超前意识、现代城市意识、优化布局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意识。二是治理重点污染区域、重点污染源:从工业结构调整入手,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调整工业区的功能。布局要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的,以有效利用土地价值为出发点,以资本运营为手段,打破条块分割,实施企业间重组,打破现有板块割据,搬迁、改造重污染企业,推进第三产业繁荣与发展。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户过度集中,不要造成重复叠加污染,杜绝局部严重污染事件发生。绿化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实施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对于仍留在区内的企业要严格控制污染,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脱硫除尘新技术。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
辽宁省环保局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负责人在谈到大气污染防治综合对策时说,第一,要从控制污染排放源头入手,即从节能、清洁能源利用及提高能源利用率入手,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第二,要合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与人为措施相结合,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容量变化情况。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 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 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情况相反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第三,针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制约要素入手,优先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做到分散治理与综合防控相结合。要结合全省乃至全国“十一五”总体规划,解决区域环境问题,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特别是燃煤电厂的排放,从而遏制酸雨污染加重趋势。第四,要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出发,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特别是要严格控制有增长趋势的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在线交流: 121552308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25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4054号-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