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资源价格在内的结构性问题越来越成为宏观经济稳定的“瓶颈”。对此,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资源配置错位致高耗低效
实际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高耗能、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长期以来的资源配置错位的低价政策。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曾直言,由于政府掌握着重要资源的配置,并严格控制重要生产要素价格,加上环境监管不到位,稀缺生产要素的价值和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多被隔离在政府层面,经济信号无法正常传递。
对此,十七大报告已提出解决之道,即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这包括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其中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重要一环。
啃掉改革中的“硬骨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一鸣也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根本的思路,恰恰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由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王一鸣同时提醒,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难啃的硬骨头”--许多人也许还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尝试放开统配煤矿价格,逐渐向市场化过渡,但供需形成的市场价格与政府指导形成合同价格的“双轨制”至今仍未完全取消。另外,在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改革,以及电价改革等方面也都遭遇相当阻力。
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是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的驱动力。可以肯定,无论改革的难度有多大,我国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决心不会变。
完善机制不是简单涨价
过去的调控经验已经证明,依靠单一政府职能部门、单一措施,很难解决盘根错节的经济问题。
单就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本身而言,也不是简单的“一涨了之”。一方面,改革要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健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由于许多能源资源是公共性产品,事关诸多部门利益,并牵动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改革又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需要强调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应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来实现。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对于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都将起到实质性作用。因此,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主要的意义,恰恰就在于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了题。(上海证券报)